close

来源:网络

一直坚信的认为:艺术是科学的,设计是需要依据的。有那么一句话“优秀的设计来源于深刻的理解”。

在南京的时候正在读大三胥同学告诉我:身边的情况让我担忧,他们根本不去自己理解用户理解需求,用韩国人的模版,出来的东西几乎一样。言下之意:中国设计被韩国人害了……

于是我说:这个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也是行业分层分级的充分体现,随着你接触的层级不同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圈子又会不一样,可能那个时候你又会说出来另外的担忧。其实不要去管别人怎么做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想,主要是你自己坚持,一定会有好收获的。除非你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做这个行业了。
于是我们又谈到了有什么样的方法去做设计的用户分析,如何去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爱好,如果去做出来满足需求且又是用户喜欢的设计。
(当然也聊到了很多他们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 不是在说方法论,只是要交流更多有效的方法)
最近也有人不断的和我讨论作设计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用户研究方法。那天在上海和MIK也聊到了这个,聊来聊去发现我们的经历和积累还是太少,
到今天我最后好像只总结出来了两个长用的:

1、被动的分析:

 确定用户群体 〉 搜集用户群的资料信息(如: 他们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喜欢用什么样的杯子、喜欢把房间装修成什么样、喜欢..) 〉 根据搜集的资料统一整理然后提炼出典型特征 〉抽象化这些用户的喜好特征 〉 根据抽象化的特征总结出需要的设计风格是什么样主要特点 具象化的特点 〉 根据确定的风格特点开始创意设计….

据我所知好像很多大型企业也都在这么做,诺基亚大致上也是这样,包括很多的设计公司。
但很多人都说:这样的方法过于被动,而且分析的结果可能不乏主观性,不一定是用户真正想要的。

2、主动的了解

 确定用户群体 〉 找到典型用户 〉 告诉用户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想要知道你什么 (基础用户访谈的内容,不多说了) 〉 让用户自己画出来他们想要的感觉(画什么都行,怎么画都行,不会画画也可以随便画) 〉 整理分析这些用户的画〉 确定设计风格将出现的感觉和风格 〉 创意设计…

比如麦当劳之“我就喜欢”是这样来的:找到一堆典型用户,告诉他们“我们想要改变麦当劳在中国的….., …告诉我们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想要什么样的感觉…..或者…当你想到你一个喜欢的快餐品牌时时什么样的感觉…, 麻烦你把这些你想要的感觉画出开。不要担心你画的…. 我们只是……”, 然后那些用户就会出来很多稀奇古怪的要表达他们感觉的画,然后这些画就引出了“我就喜欢”这么一个感觉的东西….
当然,视觉设计很多时候也可以这么做,有些大型的设计策划也在这么做。
 
说了半天突然感觉我们总结出来这两个方法也不一定完善和真正有效,我的经历和只是积累还是很有限。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经验丰富的同行来说说你们在创意之前的研究方法。 
(请别告诉我 你们是一味的关着门在办公室里“头脑风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 ian 的頭像
    lin ian

    lin ian的部落格

    lin 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